400-123-4657

新闻资讯 分类
聚焦医疗设备新质生产力 中国医疗设备创新产品及技术展示博览会9月20日合肥盛大开幕发布日期:2024-12-10 浏览次数:

  展会期间举办多项同期活动,包含:《智慧医院医用耗材SPD供应链风险控制指南》等三项团体标准发布会、《2024年度中国医疗设备品牌实力调研报告》发布会、2024年度中国医疗设备品牌实力百强企业证书颁发仪式◆■★■、以及来自行业专家的精彩分享◆■■◆◆★。

  大会同期举办中国医疗设备新产品新技术研讨会、团体标准发布会、2024年第十届中国医疗产业创新大赛决赛,发布2023-2024年度中国医疗设备品牌实力调研报告、医工融合相关论坛。

  中国医疗设备创新产品及技术展示博览会2024首次开展★★◆★★◆,设置5000平展示空间,医疗设备、医用耗材■★◆★★★、人工智能与信息化厂家以及专业服务商带来了最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面聚焦医工融合背景下的智慧医院新质生产力。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作为深扎医疗设备领域的专业学术平台,愿为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9月20日,中国医疗设备创新产品及技术展示博览会正式开幕■★★,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沈忠林,《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社长、北京智慧医疗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金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研究所原所长余新华◆◆,安徽省医工协同创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兼信息中心主任陈玉俊,安徽省医工协同创新学会秘书长吕红伟,国医科技总裁慈云飞◆■◆,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强共同为开幕式剪彩。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本次大会上发布的《2023-2024年度中国医疗设备品牌实力调研报告》,便是为深入探究我国医疗设备品牌发展现状★◆,鼓励医疗设备技术创新,提升国产医疗设备的市场竞争力而努力的成果◆■■。

  2024年9月20日,由安徽省医工协同创新学会、《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联合多家权威机构共同打造的中国医疗设备创新产品及技术展示博览会,于世界制造业大会同期,在安徽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中国医疗设备创新产品及技术展示博览会以■★“世界智造 医工融合 智慧医疗”为主题★■◆★★,集中展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以及临床治疗诊断的新方法,搭建学术探讨、技术交流、供需互动的平台★★★■◆,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医疗设备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产业、高校、研究机构◆◆■◆、金融机构、服务机构★■★■◆◆、市场应用等方面人群提供一个绝佳的交流合作平台。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沈忠林、主办方代表安徽省医工协同创新学会理事长陈玉俊■★■★、《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社长金东分别为开幕式致辞,《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政府事业部主任王艳主持会议。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2024年的调研细分24条医疗设备产品线+医院参与,回收线+医疗设备品牌;内容包括2024年度中国医疗设备品牌实力排行榜的总榜单、分维度榜单、分产品线榜单和分地区榜单。调研以医疗设备的前期研发、市场推广■★★、产品使用、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为蓝本,设计了技术研发力■■◆★、质量可靠性、服务满意度◆★、市场影响力、消费满意度五大关键评价维度,旨在通过深度◆★◆◆■■、全面的统计分析◆◆,为医疗设备行业提供专业的市场洞察视角,通过真实世界权威客观数据+医院科室真实主观评价数据,科学展现国内主流医疗设备的品牌实力与发展潜力★◆■◆★◆。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社长金东表示:作为中国医疗设备创新产品及技术展示博览的主办方,第一次亮相世界制造业大会,便获得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本次博览会聚焦智慧医疗、医工融合方向,★★“医工融合”,是医学与现代化工程技术交叉融合,它被公认是突破医学◆★★“卡脖子”技术的“关键之钥”◆◆◆◆■■,旨在推动医学创新和高端医疗装备的国产化。在医疗器械领域,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涌现。从国内来看◆■★■,随着国内企业经历多年的技术积累,创新型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多具备典型的“新质生产力”特质。国内创新扶持政策密集推出,优化创新医疗器械的审评审批流程◆◆◆★,推进保险支付覆盖,加速临床应用,尤其是加大对高端医用诊断设备/试剂、高端影像设备、高端放射治疗设备、重症监护和康复设备、AI与远程诊疗设备、高端植介入器械◆◆★、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外科设备及耗材领域的支持。